1、“生活不易,难以忘记” 孩子身上有着天然的表演欲和模仿能力。 如果说草滩的孩子最经常给我表演、模仿什么,那一定是在学校或者在家挨揍的情景。 每次听到他们说起爸妈对自己的令行禁止,我我都很不解地发问: “爸妈不让你这么做,理由是什么?” “不敢问啊,一问就——皮带加碘伏,边打边消毒!” 小果,戏称自己是“猴王”,满身猴劲儿。
某次我们在户外爬山(其实是沿着田间地头的小路乱走),他冲进附近的玉米地里,即兴表演起回家是如何挨揍的。 此时他扮演家长,而枯黄瘦弱的玉米杆化身在家里噤若寒蝉的他自己,略带夸大成分的巴掌霹雳划拉落在玉米杆上。 发泄完之后,他又转头换上一副深沉哀叹的样子,飚出名句:“生活不易,难以忘记啊——” 2、下山途中的“突发状况” 相比之下,小方就没有小果那么“皮”。他带着透明框架眼镜,自带一种文质彬彬的书生气。 一起爬完山后,我们准备带他们几个小男生去吃饭,路边的一辆三轮风风火火赶来、刹停,跳下来一个怒气冲冲的老汉,揪过小方就暴怒地、不由分说地狠踹了两脚。 我们吓坏了,赶紧去拉架。 知道这是他爷爷,我们连忙解释我们是学校的老师,并连连把小方挡在身后(虽然我们只是志愿者,但在草滩久了,我们知道,要平息爷爷的怒气,只有“学校老师”的身份管用)。
但也许我们说的是普通话,爷爷并没有立刻听懂,依然紧盯着孙子,嘴里骂骂咧咧的,见有人防护打不成,放下狠话“回家把你筋打断”,气冲冲骑着三轮走了。 小方此时吓哭了,像一只小鹌鹑一样,面露恐惧和呆滞。 我们决定先送他回家,解释一下。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西部阳光基金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