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重新翻阅了教材,一遍又一遍熟记每一小节、每一单元的内容,思考该如何教会学生,还听名师讲课,选取其课堂设计中的优质内容融入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除了精心做好常规的教学设计,我也开始思考如何在课堂中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一边钻研一边探索,也发现对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边玩边学,是这些孩子们喜欢的状态。 我不再单纯地依赖希沃课件,而是把数学学习和有趣的活动结合起来。 他们喜欢涂鸦,那就让他们把数学画出来—“数字的开花”;他们喜欢玩儿,那就把数学课转移到室外—“‘凑十’接力赛”、“认识图形之搭高楼”......数学课,可以是一堂美术课,也可以是一堂活动课。
通过一些趣味数学课程的开展,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他们领悟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是出乎我的意料。 过去我在课堂上唱“独角戏”,一个人起劲地干巴巴地教,到头来不仅我痛苦,学生们也痛苦。 我渐渐意识到,我会使劲地教,是因为不相信学生有主动学习的能力。 而当我把课堂还给学生,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去试错,而不是去限制他们犯错,我才发现,原来学生是可以积极吸收知识和保持思考兴趣的,这便是我做出的第一个改变。 在学习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时,我了解到成体系的数学绘本会是学习数学的良好工具,于是也把注意力放在了绘本上。 通过设计学习绘本、扩充与改编绘本故事等方式,我将数学知识隐藏在或生动有趣、或贴近生活的小故事中。 这样一来,学生既学到了数学知识,又会从故事中得到生活的启示。遇上学校缺乏绘本资源的时期,我就将故事画在黑板上。
为了能让学生清晰地理解数学问题,不会画画的我,也只能硬着头皮全力去画。 遇上天气好的时候,我也会趁学校的实践课带他们到校外走走,数一数村里有几个垃圾桶,比一比谁走的步子长等等,让他们自己去感受。他们会跟其他班的同学“炫耀”:“老师带我们上活动课了。”我会笑着说:“不,这是‘生活’数学课。” 数学就这样以新的方式开展下去。
有一回,一个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跑过来跟我讲:“老师,我感觉数学好简单。” 我轻松一笑:“是吧!这说明你是真的学会了!” 看着同学们上课时轻松欢快的状态,看着同学们积极地做练习题的样子,我明白,这只是一个新的好的开始,以后的学习之路还很长。 从被学生否定、自我否定到被接受、重拾自信;从依赖他人课件到找寻自己的教学法;从无聊、难懂的数学到趣味数学,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两个字:用心。 用心地去学习、用心地去准备、用心地去设计、用心地去参与。“不会就去学习,没有就去创造。” 我在和学生一起学习着、进步着。 支教,不是儿戏,需要我们全心全意地去付出、去思考、去改善。教师和学生之间是相互学习、相互成就的关系。 在支教的这半年时间里,我学会了耐心和用心,更容易去理解和将心比心。支教,也给了我这个普通女孩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我们不是生而为师,但可以学而为师。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为中国而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