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有德行的学生 中华支教与助学信息中心-欧洲杯买球网址
2022-11-17 | |查看:6628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业,何者为先?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这是个关系到人才培养方向的大问题,而且会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却目睹了一幕幕花季少年的悲剧:逃学、离家出走、犯罪、自杀……我们不禁要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否存在问题。

     一、“知识本位”的教育目标反思

     长期以来,教育上盛行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教育,重视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人们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德性的养成,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德性的意义。

     受此种价值观影响,教育逐渐成为传授知识学问、训练培养专精技术的途径,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本质被淹没了。在教育研究领域,为什么传授知识,怎样传授知识,传授什么样的知识成为研究的对象。教师的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社会进步培养了大量的科学人才,为人们的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仅靠经济增长和科学技术发展,并没有自然而然地带给人们普遍的安居乐业,相伴而来的却是生态环境的恶化、能源和资源危机、疾病流行、贫富差距拉大、价值信仰危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人生的意义被淹没在对物的片面追求中。表面看,人拥有很多物质财富,实质上,人失去了本真的存在。

     二、德性的力量

     人们通常把德性理解为是人的道德本性,即人生而具有的向善的本性。当代学者认为:德性一词有两层内涵:既具有统合的、完整的、本体论意义的内涵,又具有伦理学意义的内涵。本体论意义上的德性是指万事万物的本源,是包含着生命力的,并依靠自身力量生成和发展的,是道德和智慧的辩证统一。德性构成了事物发展的现实根据和内在动力,在事物的发展中具有统驭的作用。伦理学意义上的德性是指人的道德品质。

     尽管时代不同,对德性内涵的理解有所差异,但把德性作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关键所在,有无德性是人与非人的分水岭,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标志这一点并没有发生改变。同时,德性在促进人的个体生命的完善和推动社会进步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并不因时代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在个体生命发展中,德性是一种具有统驭、推动、导航作用的巨大生命力量,是人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内在动力源泉。德性在人的发展中居于统帅地位,它引导人向善,形成正确的人生信念,更准确地把握人生实践的发展方向和行动方式。德性可以使人的心灵超然于变幻的世界之上而把握事物的本质,获得真理。而人的自私、贪婪恰恰遮蔽了人的心灵,使自己迷失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之中,难以自拔,在人生的迷途中作出种种错误的选择,使自己遭受痛苦与不幸。德性则能穿透迷雾,使人更靠近人生的真谛,在生命历程中作出正确的抉择。

     德性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存续发展的魂灵。“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没有德性的导引,人人将被自己的感性与物欲所带动,社会成了争夺的战场,我们将自绝于自己创造的文明。考察古今中外的衰亡史,虽然原因各异,但民族普遍的堕落,贪图享乐和安逸则是致命一击。由德性铸就的心灵,将是扼制恶欲、邪念蔓延和滋长的有力精神武器。德性是心灵的自觉,从此入手,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制度的稳固必须以稳固的品格为基础。任何堕落个体的联合不能形成一个伟大的民族。这样的民族表面上看来高度文明,但是,只要一面对逆境,立即就四分五裂。缺乏正直诚实的个人品格,他们就不会有真正的力量……他们或许会富裕、有礼貌和有绅士派头,但是他们却濒临毁灭的边缘。如果他们仅仅为自己而活着,仅仅把感官的快乐当作生活的目的——每个人都只是为自己的私利打算——这样的民族是注定要灭亡的。”在迈向21世纪之际,我们之所以必须重视德性的力量,其根本原因在于德性在塑造人的心灵、维护社会秩序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培养有德性的人

     历史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各个领域广泛需要有才能的人,但这与把培养有德性的人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并不矛盾。事实上,有些基本问题古今是相通的,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人之为人的根本,在于人有德性。在当今这个只追求器物的时代,我们绝不能忽略了思想的价值。在给年轻一代传授信息的同时,还应当教育他们成为有高贵思想的、诚实而敢说真话的人;在培养他们的能力的同时,还应当培养他们高贵的人格品性。透视德与才的关系,更有助于我们对把德性作为教育终极目标的理解。

     第一,德是才之“核”。也就是说,德是才的重要内涵,德本身就是才,德是作为人格力量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才干和能力。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德性本身所固有的才力属性及价值。孔子所说的“政者,正也”,把为政者的“正己”之德,看成是“善政”的一种力量和才干。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风范,是其治党、治国、治军的雄才大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人但丁曾说过,道德常常可以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现代教育学也认为,一个人成才除了应具备一定的智能因素外,同时还必须具备包括理想、道德、意志、情感、气质、动机等在内的非智能因素。非智能因素作为智能因素的动力和灵魂,与智能因素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人才成长不可忽视的。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都说明,人格就是力量,德性就是才干,而且是其他任何智能因素都无法替代的力量和才干。

     第二,德是才之“帅”。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但总起来说是德与才两个方面,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但又不是并列对等的,其中德居于统帅地位。德性进一步为人的发展提供方向性保障。金生鈜在《理解与教育》一书中写道:“人的自由和创造性,只是本体论意义,它只是意味着人在生活的道路上,必然是自由和创造的,并不是人的自由和创造在价值上指向善的。因此,人的自由和创造必然包含着错误的可能性,人可以凭借自由和创造使人类的文明不断飞升,使精神不断升华,使文化不断丰富;同样,人可以凭借自由和创造性毁灭人类自身和自然世界,变成聪明而凶残的动物。正因为如此,人类才需要道德、精神的人格教育,教育人类的每一个体对他人、对自身、对人类负责,真正把人类的自由和创造指向真善美。”现实中,一个没有德性的人,其知识越多、才能越大,对社会潜在的危害性就越大。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与德性高尚的人结合在一起,它将造福于人类;与品德低下的人结合在一起,将贻害无穷。

     第三,德是成才的精神动力。立德不仅能保证成才的正确方向,而且也为成才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实践证明,在条件大体相同的情况下,人的德性不同,精神状态不同,学习的效果就会大不相同。一个德性高尚的人,他更容易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追求,在成才的道路上,更能够克服困难,朝向自己的目标迈进。周恩来正是由于从少年时期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革命志向,才能刻苦读书,矢志奋斗,成为开创中国历史新纪元的一代伟人;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代科学家,正是由于他们对祖国有一颗生死相依、荣辱与共的赤子之心,才能够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创造出共和国“两弹一星”的奇迹。

     可见,做人是成才的基础。从心灵入手,是解决当前教育所面临问题的根本。有人说人类最大的残疾是心灵的残疾,所以教育要真正达到促进生命成长的目的,就必须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美好的“善”根。振兴中华,我们需要有知识的可造之才,但更需要有道德有良心的可造之才。因此,培养德性应当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astpost


gmt 8, 2022-12-24 12:50 , processed in 0.062126 second(s), 17 queries .

回顶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