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生活篇之心理准备 中华支教与助学信息中心-欧洲杯买球网址
2022-11-06 | |查看:12880
       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大批支教青年响应号召前赴后继,成为贫困地区教育系统中的新生力量,不仅提高了支教地区的教学质量,也在青年的成长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随着全国各地具有长远机制的支教政策陆续出台,青年支教力量日益壮大,支教事业蓬勃发展,青年支教成为了许多基层教育管理机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和重点工作。笔者有幸成为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支教青年教师中的一员,在赴登封告成初中支教一年时间里,切身感受支教工作,并经过采访、调研和认真思考,对青年支教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想法,希望能够给支教接力者一些帮助,也希望能够为对青年支教的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问题一:条件苦、任务重、时间短
       对于支教的青年来讲,无论是大学生,或者是已经工作的青年教师,大多数都是自愿报名参加的积极分子,他们热情高涨,希望早上讲台、多上讲台是他们的普遍心理。在支教一线的偏远学校,由于教师资源缺乏,尤其是专业教师的结构性缺乏,支教生都主动承担了繁重的教学任务,每周授课达到20节以上,有些还承担了两门课程以上的教学任务。生活条件苦、授课任务重、备课时间短,成为支教生面临的第一大问题。虽然他们毫无怨言,但身体素质大都每况愈下,满满的课程也使他们寝食难安,仓促的背课也免不了内容有些疏漏,有限的支教时间也会使他们压力变大。
       问题二:盲目自信、缺乏沟通、积累不够
       支教青年往往表现出较高的层次优越感,眼高手低、不切实际的支教者比较多。许多人对自己的教学能力表现得相当自信,对当地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并没下功夫研究,导致对教学环节、教学节奏和教学深度把所不准,使每节课的授课波动性较大,要么是课堂太乱,要么是学习气氛不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盲目自信、缺乏沟通和积累不够是支教青年出现的第二大问题。由于对学生和教学环境陌生、与学生的沟通不够、因材施教的经验积累不足,导致师生间的沟通不畅,教学效果不良。
       问题三:期望过高,教学断档,交接不够
       一般情况下,支教的时间安排的比较短,但支教者本人及管理机构都对支教工作报了很大期望,希望看到教学质量、学生成绩等有明显提升。从教育基础状况、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支教时间而言,支教活动远远不能改变贫困地区的教学状况,许多并非日常化的支教活动一旦结束,授课的学生往往需要很长时间适应新的授课教师和环境,从根本上说,目前支教活动仍然是形式大于内容,仍然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教育投资。在支教青年离开授课岗位时,往往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和特殊学生辅导的情况没有进行良好交接,也使支教所在地的教学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认为,达到支教效果远远比支教意义重要,要切实为贫困地区的教育教学发展做出贡献,就要求立志于到贫困地区支教的青年在调研、沟通、交接等环节下真功夫,做真学问。结合自身体会,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建议一:提前到支教地调研,掌握基本情况
       无论是经验、能力还是知识,对于青年支教者来说,都是一个逐步积累和释放过程,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事先去支教地进行调研,掌握基本情况,对未来的支教有很大帮助。比如对教学条件、师资配备、学生情况进行摸底。若教学条件严重不足,则可事先向教育及社会福利机构提请建议,配备一定的教学用具和学生用品;若提前对支教地方的师资配备情况调查,更能了解自己支教的岗位所需;若能够提前掌握学生的爱好、学习进度、知识储备,对于提前备课和做好心理准备,都是一次很好的铺垫。调研可能只需要两三天时间,但对于支教的整过程而言,却事半功倍。
       建议二:举行支教研讨会,沟通教学效果
       在支教地定期召开一定规模的支教研讨会,使支教青年与当地师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不仅使支教青年能够更快融入新集体,增加与当地师生的感情交流,更重要的是听取教学反馈,因地制宜的开展下一步教学工作。在支教研讨会上,也可以提出自己合理的建议,促进支教地的教学改革与发展,甚至也可以集中反馈一些支教中出现的问题、隔阂和误解,更好地得到支教地的理解、支持和认可。
       建议三:提前做好交接,以免耽误学生课程
       许多支教地的校长认为,支教活动给予他们很多的帮助,学校更加有活力,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教学质量有所提高等等。但是,经常出现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支教青年临走时没有很好做好交接工作,若要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需要很长时间调整,一定程度上耽误了学生的课程。
       笔者认为,在支教“接力棒”上,还需要进行更多“设置”。首先是明确“下一棒”的具体交接人,一对一的进行教学工作交接;其次是写好支教日志和支教总结,这对于接到“交接棒”的教师来说,能够有效掌握教学进度,并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再次是对支教青年本身而言,凡事要“善始善终”,对支教过程的总结与思考,也有利于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青年支教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只要坚持科学支教的方法,用心教学,希望用我们的努力和“接力棒”的无缝交接,能够换来贫困地区教育教学的新面貌,能够给贫困地区的孩子带来知识的给养、精神的鼓励和成长的曙光。

转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astpost


gmt 8, 2022-12-24 12:40 , processed in 0.060723 second(s), 17 queries .

回顶部
网站地图